长江商报消息 近日,由阿里公益和淘宝直播共同主办的阿里巴巴“热土丰收节”公益助农直播落下帷幕,23个县域的49款特色农产品在直播间热卖。
卖了9万包的河北青龙有机板栗仁成为本次“热土丰收节”的成功案例。过去几年间,为了改变青龙板栗低价销售的困境,阿里乡村特派员刘琳和牛少龙接力,与当地政府一起培养本地电商主播带货,开拓线上销路;通过数字化打通了产业链,完成了初级产品到深加工产品的升级,开发板栗仁、板栗棒冰等产品,打开全国市场。目前该县从事板栗相关电商店铺近4000家,带动就业人数1.5万多人。
青海沙棘原浆系列也是此次公益直播的大热产品之一。自2000年开始,生态立省的青海开始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工程,沙棘资源得到较快增加。平安特产小果沙棘虽然营养丰富,但由于市场认知度低、采摘及加工成本高,一直未能充分发挥其经济价值。阿里巴巴派驻当地的乡村特派员冯中辉了解到情况后,奔赴当地开展了深度溯源调研,经过多次走访和沟通,提出改良沙棘偏酸口感,优化包装设计等建议,产品改进后大受消费者欢迎,成为热销商品。
日前,在第二届热土乡村大会上,阿里巴巴还发布“热土计划2024”,聚焦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科技振兴以及民生保障四大方向,推出19项举措助力乡村振兴。
“热土计划”是阿里巴巴2021年推出的助力乡村振兴整体方案。为助力乡村振兴,阿里公益从2019年开始陆续选拔、派遣优秀员工担任“乡村振兴特派员”,累计走进全国29个县域,帮助当地开发高附加值的农产品,通过电商渠道销往全国。
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多来,832个脱贫县在阿里平台销售额超4416亿元;建成1266个菜鸟县级共配中心、185个盒马村,推动更多农产品走出大山,助力农民增收;培训乡村人才超22万人次,培养超过16万助农主播,AI标注、客服等数字新职业直接帮助25872名小镇青年实现家门口就业;带动社会力量持续投入“一老一小”为主的民生项目,覆盖受益人数430余万人次。
此次“热土计划2024”推出的19项新举措,在前三年成果基础上升级模式、加大投入,将持续为乡村带去更多扎扎实实的帮助。“百品、千商、万货,是阿里巴巴持续助力产业帮扶的三个重点目标。未来一年,阿里巴巴将深入农产品产业带,在全国建成20个菜鸟产地仓,新增200个县级共同配送中心、4000个村级公共服务站;淘天将孵化百个区域农产品品牌,打造25个县区公共品牌;消费者熟知的阿里旗下芭芭农场,未来一年将直采超10亿元农产品,让1亿平台用户通过互动参与助农。”阿里巴巴乡村振兴基金总经理王威说。
在人才振兴方面,阿里巴巴将关键词落在“留人才、育人才、引人才”上。例如,在各地的数字就业基地,阿里巴巴将提供1万个直接就业岗位,为70个县域提供AI、电商、设计、文旅等技能培训,培养多元化乡村人才。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孙利军表示,“阿里巴巴一直致力于乡村的发展,我们希望通过释放数字力量来创造对县域发展的价值,不折不扣、切实落实‘热土计划2024’各项举措,把数字化的力量和温度传递到乡村。”
●长江商报公益记者江楚雅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