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传闻变成了现实。恒瑞医药(600276.SH)正式启动“A+H”上市进程。
12月9日晚间,恒瑞医药公告,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此举,是为了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和国际化双轮驱动战略。
目前,恒瑞医药尚未披露港股上市具体募资计划,市场预测,募资金额可能在140亿元左右。
其实,恒瑞医药“不差钱”。截至今年9月底,在没有债务的情况下,公司货币资金约为221亿元。
恒瑞医药积极投身创新药研发。2011年以来,公司研发投入合计超过400亿元。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已累计有14款自研创新药上市,有9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超过200亿元,继续保持增长。
不过,恒瑞医药海外市场收入占比仍然较低。2023年,公司来自海外市场的收入占比仅为2.70%。
当前创新药出海如火如荼,赴港上市,恒瑞医药有望补齐国际化短板。
正式官宣赴港上市
恒瑞医药港股上市计划正式启动。
根据公告,恒瑞医药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和国际化双轮驱动战略,进一步助力公司国际化业务的发展。公司聘请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为审计机构。
公告称,恒瑞医药将充分考虑现有股东的利益和境内外资本市场情况,在股东会决议有效期内(即经公司股东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8个月或同意延长的其他期限)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本次发行并上市。
关于此次赴港上市的资金用途,恒瑞医药称,所得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包括但不限于)研发创新、产品商业化及公司运营等。发行规模则尚未确定。
实际上,早在今年10月,市场就传出,恒瑞医药正考虑在港股进行二次上市,可能筹集至少20亿美元。
10月24日,恒瑞医药回应称,为进一步深化公司战略发展目标,公司近期对境外资本市场融资等事项开展了研究咨询等前期工作。公司就相关事项尚未确定具体方案。
如今,恒瑞医药正式官宣,标志着公司“A+H”上市进程正式启动。
目前,恒瑞医药总股本63.79亿股,12月9日收盘价49.38元/股,市盈率51倍。
市场人士分析称,如果港股发行的股份数量为总股本的10%,即6.4亿股,以港股市盈率20倍左右测算,本次港股上市,恒瑞医药募资金额可能在140亿元左右。
赴港上市募资对于恒瑞医药而言,是锦上添花。截至今年9月底,恒瑞医药货币资金221.32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7.74亿元,对应有息负债基本为0元。
今年前三季度,恒瑞医药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45.85亿元。
“不差钱”仍IPO上市,恒瑞医药可能真的是为了科技创新、国际化双轮驱动战略。
加快创新药出海步伐
转型至以创新药为主,恒瑞医药经营持续向好。
从经营业绩方面看,2011年至2020年,恒瑞医药实现了长期持续增长,公司营业收入从45.50亿元增长至277.3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从8.77亿元增长至63.28亿元,二者累计增长了约5倍、6倍。
2021年至2023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59.06亿元、212.75亿元、228.20亿元,同比变动-6.59%、-17.87%、7.26%;净利润分别为45.30亿元、39.06亿元、43.02亿元,同比变动-28.41%、-13.77%、10.14%。
在经历连续2年下降后,2023年,恒瑞医药营收及净利增速双双“回正”。
今年前三季度,恒瑞医药实现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201.89亿元、46.20亿元,同比增长18.67%、32.98%,重回快速增长轨道。
恒瑞医药重点发力创新药。2011年以来,公司研发投入累计达407.88亿元,其中,2020年以来的接近5个年度,公司研发投入合计达282.37亿元。
根据今年半年报披露,截至6月底,恒瑞医药已有14款自研创新药、2款合作引进创新药在国内获批上市,创新成果稳居行业领先地位。此外,公司有9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300余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储备充足。
今年上半年,公司创新药收入达66.12亿元(含税,不含对外许可收入),面临竞争加剧、产品降价及准入难等因素影响,仍然实现了同比33%的增长。
恒瑞医药的创新药出海也取得了成效。今年上半年,公司已将收到的Merck Healthcare1.6亿欧元对外许可首付款确认为收入。
不过,海外市场仍然是恒瑞医药亟需补齐的短板。2023年,公司海外市场收入3.04亿元,占比仅为2.70%。
本次赴港上市,恒瑞医药就是了加速国际化步伐。
值得一提的是,相对于A股市场,H股市场的估值偏低,这可能会对恒瑞医药的A股估值产生一定影响。
有相关人士称,恒瑞医药选择了一个好的时间窗口。今年10月,香港证监会与联交所发布联合声明,宣布将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包括加快A股公司审批流程,以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区内领先的国际新股集资市场的吸引力。
视觉中国图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