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公益记者江楚雅
字节跳动以科技赋能助力《儒藏》数字化工程。12月9日,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宣布向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2500万元,支持北京大学开展《儒藏》编纂与研究工作。
《儒藏》是重大学术文化项目,未来将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最齐备和完整的儒家思想文化著述的总汇,不论是从历史还是文化传承角度来说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我们将根据《儒藏》整理的需求,进一步优化识典古籍产品功能,让专家们可以更加高效便捷地开展工作。未来《儒藏》的相关成果也将陆续在识典古籍阅读端上线,实现全民共享,让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能够被更多人便捷检索和阅读。”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羽表示。
事实上,在此次捐赠之前,字节跳动公益在古籍保护及数字化方面已开展了数年探索,展示了科技赋能公益的巨大潜力。
助力《儒藏》数字化工程
12月9日,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宣布向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2500万元,用于资助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等相关工作。与此同时,双方还将通过字节跳动研发的“识典古籍”智能整理平台,推进《儒藏》数字化工作。未来,相关成果将在“识典古籍”平台上线,并向社会公众永久免费开放。
《儒藏》工程是系统整理海内外儒学典籍的一项重大基础性文化工程,以现代技术和学术标准,系统整理我国以及受儒家文化深刻影响的韩、日、越三国历史上的重要儒家文献,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域外文献萃为一编,使之成为一个方便阅读、检索和资源共享的独立文献体系。
此次合作,字节跳动在公益捐赠之外,还提供“识典古籍”智能整理平台支持全本《儒藏》的编纂。“识典古籍”是字节跳动联手北京大学共同打造的古籍数字化平台,上线两年多来,已具有版式识别、自动标点、结构整理、校勘等涉及古籍整理的全流程整理功能,目前已上线1万部古籍,并免费开放。“识典古籍”提供的人工智能技术将减少专家繁重的基础性工作,借助平台团队协作功能,更高效地进行项目的组织,较大提升编纂整理效率。
字节跳动古籍保护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根据《儒藏》整理的需求,进一步优化“识典古籍”产品功能,支持好《儒藏》工程,与更多机构及专家携手同行,持续助力古籍修复、数字化和活化,与各界共同为古籍保护与传承创造更大的价值。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实现中华古老文明与前沿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结合,是全本《儒藏》工程的一大特色,它不仅将极大促进《儒藏》的编纂和传播,也将丰富和提升智能工具对儒家文明的知识储备和理解问答,推进中华文明智能体应用。
多举措开展古籍保护公益行动
事实上,在此次捐赠之前,字节跳动公益在古籍保护及数字化方面已开展了数年探索,包括成立古籍保护专项基金、推进故宫古籍保护项目、古籍活化传播等诸多公益活动。
2021年6月起,字节跳动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合作成立古籍保护专项基金,资助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等机构修复珍贵古籍,如《永乐大典》《瀛環志略》等,并资助举办古籍修复研修班,培养古籍修复师。
2022年3月,字节跳动向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进行捐赠,全面支持“北京大学—字节跳动数字人文开放实验室”的工作。字节跳动依托在OCR(光学字符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领域的技术和经验积累,以及互联网产品设计与研发优势,研发古籍数字化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中华古籍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探索借助人工智能提高古籍修复、整理工作效率。
2023年7月21日,故宫博物院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字节跳动合作启动“古籍保护与活化公益项目”,首年由专项基金捐赠首批资金,用于筹建故宫古籍科技实验室,开展古籍修复、数字化、雕版预防性保护等项目,并以清代《钦定宫中现行则例》《大藏经》为重点展开相关保护与研究工作。
除了古籍修复和数字化,字节跳动在古籍活化传播方面也做了很多积极探索。依托今日头条、抖音、番茄小说等平台,推出系列线上活动、纪录片、公开课等,如“寻找古籍守护人”活动、纪录片《穿越时空的古籍》、VR互动纪录片《古籍寻游记》、古籍互动游戏“古籍寻宝记”及《古籍公开课》等,联动专家、创作者普及古籍知识。
古籍活化传播活动对古籍保护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不仅能提升公众保护古籍的责任感,自觉参与保护行动的意识,还能培养专业人才,吸引年轻人投身古籍保护事业。此外,当古籍活化传播活动使古籍保护事业获得广泛关注时,公益组织、企业和个人可能会提供资金支持,助力古籍保护工作更好地开展。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