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中信博海外业务发力扣非倍增   深耕光伏支架在手订单46.5亿

中信博海外业务发力扣非倍增   深耕光伏支架在手订单46.5亿

2025-02-27 08:11:39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前瞻性布局海外市场,在光伏行业产能供需结构性过剩的背景下,光伏行业企业中信博(688408.SH)的经营业绩继续高速增长。

2月25日晚,中信博发布业绩快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接近90亿元,同比增长逾4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归母净利润”)超过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80%。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2022年、2023年,公司实现了营收和净利连续高速增长。

中信博是全球领先的光伏跟踪支架系统、固定支架系统及 BIPV 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和产品制造商,核心产品就是光伏支架。布局全球化,公司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及市场服务中心。

对于2024年经营业绩高速增长,公司表示,主要是海外光伏地面电站装机需求旺盛,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前瞻性开拓取得明显成效。

二级市场上,2021年,中信博的股价出现了一定幅度波动。不过,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没有减持套现。

扣非实现连续三年倍增

中信博将再度交出一份亮丽的年度成绩单。

根据业绩快报,2024年,中信博实现营业收入89.73亿元,同比增长40.42%;归母净利润为6.47亿元,同比增长87.6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净利润”)6.19亿元,同比增长101.93%。

从单个季度看,2024年一、二、三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14亿元、15.62亿元、26.06亿元,同比增长122.47%、41.26%、77.0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4亿元、0.77亿元、1.96亿元,同比增长297.18%、30.40%、230.39%;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43亿元、0.75亿元、1.92亿元,同比增长882.32%、24.96%、251.22%。

根据前三个季度经营业绩数据及业绩快报数据,第四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9.91亿元、2.27亿元、2.1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营业收入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有明显增长。

上述季度数据显示,中信博的经营基本稳定。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近三年,中信博的经营业绩均为高速增长。

2022年、2023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7.03亿元、63.90亿元,同比增长53.29%、72.5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4亿元、3.45亿元,同比增长195.57%、676.58%;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13亿元、3.06亿元,同比增长135.97%、2220.19%。

上述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扣非净利润连续三年倍增。

2024年,在基数相对较高的情况下,中信博是如何实现高速增长的?

公司解释,全球光伏市场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海外光伏地面电站装机需求旺盛,以及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的崛起,推动了公司海外光伏支架业务持续增长。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前瞻性开拓、围绕光伏支架系统横纵向一体化布局等战略性举措体现成效。

中信博深耕全球市场,近年来,海外市场贡献的业务收入占比不断提升。2022年、2023年,公司来自海外市场的收入分别为16.42亿元、32.33亿元,占比为44.34%、50.60%。

在手订单46.5亿保持稳定

中信博经营业绩持续高速增长,与其在全球市场的市场竞争力直接相关。

中信博是一家世界领先的光伏跟踪支架系统、固定支架系统及 BIPV 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和产品制造商,聚焦集中式地面电站和工商业分布式 BIPV 领域,主要产品为光伏跟踪支架系统、固定支架系统、BIPV 光伏屋顶及 BIPV 车棚等。

光伏支架作为光伏电站的“骨骼”,其性能直接影响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及投资收益,是所有地面光伏电站的主要设备之一。尤其是跟踪支架,在技术门槛、发电效率上明显高于固定支架,跟踪支架也是中信博的核心产品。

中信博表示,公司构建了全球领先的产品研发创新平台,是全球唯一一家自主建设风洞实验室和数值风洞CFD计算中心的光伏企业。公司建立了复杂地形下三维智能化光伏结构设计平台,研发实验室获得CNAS认可实验室资质与光伏跟踪器TMP目击实验室资质。同时,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共建院士工作站,并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获准建设成为省级院士工作站。公司主导或参与多项IEC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制定与修订,是光伏支架领域标准的引领者和制定者之一。公司通过Black&Veatch可融资认证及 CE、UL、TüV、Intertek等多项权威产品认证。截至2023年底,中信博共获得知识产权536项,包括63项独家发明专利、346项实用新型专利及47项外观设计专利。

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是中信博的核心竞争力。在平单轴跟踪器设计技术方面,公司解决了光伏组件运动时跟踪系统受力不稳、颤动和角度偏差等问题,在檩条结构加强设计技术,平单轴跟踪器的地面漫反射补光增效技术等方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这一技术,公司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 项,正在申请 9项;实用新型专利已授权 42项,正在申请11 项。

基于在光伏支架领域的市场竞争力,中信博获得了不少订单。

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手订单共计约46.5亿元,其中跟踪系统约35亿元,其他约11.5 亿元。

中信博表示,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持续推进,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屡创新高,尤其是跟踪支架系统的应用增速较快,公司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揽获的订单较多。

中信博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蔡浩。近几年,虽然中信博的股价从高位下跌后继续调整,但蔡浩未进行减持套现。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