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公益记者 江楚雅
2月18日,北京联想公益基金会携手深圳市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共同发起的“联想乡村儿童数字素养支持计划”(简称“小树苗”计划)第二期正式启动。联想基金会将继续提供不少于400万元的公益资金,资助不少于15个能够有效提升乡村儿童数字素养的公益项目,在乡村小学或乡村社区落地实践。
2024年3月项目一期启动后,共收到来自全国29个省市及自治区的225份有效提案,最终15个项目脱颖而出,共享400万元资助金,将进入100余所乡村学校及社区,惠及约1.2万名乡村儿童。
“小数苗计划”是国内首个聚焦乡村儿童数字素养议题的公益资助计划。随着第二期“小数苗”计划的正式启动,联想基金会将继续深耕乡村儿童数字教育领域,为乡村儿童的数字素养提升贡献更多力量。
作为“小数苗”计划联合发起方,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黄胜利宣布本期项目的主题语为“用AI点亮数字梦想”,旨在倡导将人工智能的认知与应用作为提升乡村儿童数字素养的重要内容。
出资400万元启动第二期计划
联想公益基金会始终关心乡村儿童未来,在数字中国建设与乡村振兴日益融合的今天,致力于让每一个乡村儿童在数字化时代都能自信面向未来。“小数苗”计划正是联想公益基金会针对乡村儿童数字素养提升而专门设立的公益资助项目。
2024年3月20日,联想公益基金会携手21世纪教育研究院共同发起的“联想乡村儿童数字素养支持计划”正式启动。
作为国内首个聚焦乡村儿童数字素养议题的公益资助计划,“小数苗”计划旨在发现、孵化创新多元的、能够有效提升乡村儿童数字素养的实践经验,通过资助对提升数字素养作用明显的公益项目落地乡村小学、社区场景,促进国内乡村儿童数字素养领域的交流学习,助力乡村儿童数字素养支持生态的形成。
自第一期“小数苗”计划启动以来,该计划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联想基金会共收到了来自全国29个省市及自治区的225份有效提案,经过专家严格评审,最终有15个项目脱颖而出,共享了400万元的公益资助金,将进入100余所乡村学校及社区,惠及约1.2万名乡村儿童。
这15个项目在创新性、可行性及贴近乡村儿童实际需求等方面表现出色,通过劳动实践、探究学习、特色主题活动等形式,涵盖数字启蒙到技能进阶、信息安全防护到数字艺术融合等多维度内容,展现出乡村儿童数字素养教育公益实践的丰富潜力与多元前景。
据悉,“小数苗”计划第二期的项目申报从即日起到3月27日,4月中旬前完成初审,经过尽职调查后,最终入选项目预计在6月底前进行公示。本次启动会还同时发布了“小数苗”计划公益项目的标识,主体图案是一棵由数字“0”和“1”简化而成的小树苗,寓意乡村儿童如小树苗一般在数字时代汲取养分,茁壮成长。
AI助力儿童数字素养教育
“小数苗”计划以“用AI点亮数字梦想”为主题,强调引导乡村儿童探索和体验AI技术,理解其背后的逻辑与思维。联想基金会希望通过这一计划,让乡村儿童在数字化时代中不仅能够跟上步伐,更能成为引领未来的创新者。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联想基金会将资助不少于15个公益项目,在乡村小学或乡村社区落地实践。这些项目将围绕提升乡村儿童的数字素养展开,包括数字信息的搜索查看、分析判断、构建体系等学习能力,以及简单作品、复合作品、创新作品的创作能力。同时,联想基金会还特别强调了“协作”能力的重要性,鼓励乡村儿童利用数字工具进行线上内外部交流,培养他们的转评赞、沟通、共创等协作技能。
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案例是“智能小农夫”项目。该项目由一家位于贵州的公益机构提出,旨在通过智能农业技术,让乡村儿童亲身体验AI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项目将引入智能灌溉系统、病虫害监测系统等现代农业技术,让乡村儿童在参与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了解AI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培养他们的科技兴趣和创新能力。
“智能小农夫”项目负责人表示:“我们非常感谢联想基金会的资助和支持,这个项目不仅让乡村儿童有机会接触到前沿的AI技术,更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项目,可以激发乡村儿童对科技的兴趣和热爱,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联想基金会理事长刘晓林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小数苗’计划,为乡村儿童创造一个更加公平、更有希望的未来。数字素养已成为当代儿童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在乡村地区开展数字素养教育意义尤为重大。”他同时呼吁更多的公益机构、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乡村儿童数字素养提升的行动中来,共同为乡村儿童的数字梦想保驾护航。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