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刘倩雯
5月21日,武汉市召开全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发布并解读了《武汉市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 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会议强调,要努力建设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为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提供有力支撑。
全链条升级文旅产业
文化旅游业关乎国计民生、带动千行百业,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武汉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聚焦目标任务,树立一流标准、突出文化引领、强化产业思维,全力推进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
在资源整合方面,武汉将围绕“两江四岸”、大东湖、大知音、大木兰等核心板块,分类推进资源重组、高效利用,积极探索全市文体场馆统一运营模式,统筹办好全市重大文旅活动,统筹推进全市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同时,丰富产品供给,着力打造“一桥两山”、汉口历史风貌区等世界级旅游景区、文旅项目、城市文化地标,积极发展工业游、乡村游、研学游等文旅新业态,结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推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提质升级,推出更多受人喜爱的“城市伴手礼”,更好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旅游需求。
在塑造特色品牌方面,依托武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自然生态禀赋与科教人才优势,着力打造长江文旅品牌、红色文旅品牌、科技文旅品牌,推出更多有影响力的城市名片。
在培育市场主体方面,武汉将大力引育具有行业影响力、生态主导力的文旅龙头企业,积极支持旅行社、文体经纪、专业服务平台等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以企业强推动产业强。提升服务品质,统筹硬设施和软环境建设,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维护市场良好秩序,打造游客友好型城市。
六大行动构建发展新格局
大会发布并解读了《武汉市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 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2025—2027年)》,实施“六大行动”,布局22项重点任务,着力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根据《行动方案》,武汉市将实施城市名片点亮、汉派文化赋能、文旅产品焕新等六大系统工程。其中,重点打造“一桥两山”世界级景区、知音文化旅游区等标杆项目,塑造江豚IP,推进万里茶道申遗工作。文化设施建设方面,推动非遗传承保护,实施文化惠民,织密12分钟文化圈。
旅游产品创新方面,武汉计划创建一批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培育“漫游武汉”“赛博武汉”等特色品牌,同步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主题产品。
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将优化国际交通网络,建立游客服务质量评价机制,开展文明旅游主题活动,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游客友好型城市。
产业培育方面,将重点引进文旅链主企业,振兴老字号美食品牌,打造夜间消费地标和“演艺之都”。构建全球宣传推广体系,推广“江润三镇 城通九州”的城市文旅形象。扩大国际友好人士“朋友圈”,吸引海内外游客向往武汉、乐游武汉。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