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李振国辞职其女或接棒光伏业调整加剧   隆基绿能一季再亏14亿押宝BC破局待考

李振国辞职其女或接棒光伏业调整加剧   隆基绿能一季再亏14亿押宝BC破局待考

2025-05-28 07:16:02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千亿光伏巨头隆基绿能(601012.SH)总经理辞职。

5月26日晚,隆基绿能发布公告,公司总经理李振国辞职,辞任后,李振国将专注于公司研发和科技管理工作。

李振国是隆基绿能的创始人,也是公司实际控制人,其与妻子李喜燕合计持有隆基绿能19.1%的股权。

李振国退居幕后,其女儿李姝璇或将上位。隆基绿能将于6月30日召开股东大会,届时将选举李姝璇为公司非独立董事。

2024年,光伏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深度调整,出现了量增价跌的现象。当年,隆基绿能亏损逾86亿元,为2013年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

隆基绿能持续加码研发。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超过50亿元。公司坚定推进BC二代技术,欲借此实现突围。

李振国退居幕后女儿或上位

光伏巨头隆基绿能发生重大人事变动,光伏巨擘李振国“退休”。

根据公告,5月23日,隆基绿能董事会收到李振国提交的书面辞任报告,李振国申请辞去公司董事、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职务。辞任后,李振国将继续担任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科技管理中心首席技术官,带领团队聚焦光伏前沿技术攻关,支持公司长期发展。

5月26日,隆基绿能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公司总经理的议案》,同意聘任钟宝申兼任公司总经理。

1968年5月,李振国出生于河南。1986年,李振国、钟宝申等人入学兰州大学,一同在江隆基校长的塑像前举行入学教育仪式。当时,他们决定,“以后创业,企业叫隆基”。

2000年,李振国注册成立西安新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这就是隆基绿能的前身。2002年9月,第一家全资控股子公司西安隆基硅技术有限公司成立。2005年9月,李振国邀约钟宝申回国,担任隆基股份总经理,二人联手在光伏行业内拼搏。

2012年4月,隆基绿能的前身隆基股份登陆A股市场,2年后,李振国辞去董事长,转任总经理,钟宝申则由总经理转任董事长。至今,担任总经理11年后,李振国请辞,钟宝申则是集董事长、总经理于一身。

薪酬方面,近几年,钟宝申高于李振国。2022年、2023年,李振国的薪酬分别为1073.84万元、816.12万元,钟宝申则分别为1486.56万元、1153.95万元。2024年,二人的薪酬均大幅下滑,分别为84.65万元、89.55万元。

李振国一直是隆基绿能的实际控制人,目前,李振国、李喜燕夫妇合计持有公司19.10%的股权,钟宝申持有1.09亿股股份,持股比为1.44%。

57岁的李振国辞职,引发外界广泛关注。有人士认为,李振国退居幕后,可能是为了让女儿上位。

5月26日晚,隆基绿能发布召开2024年度股东大会通知公告,其中一项议案为选举董事、独立董事,将选举李姝璇等为非独立董事。

李姝璇是李振国之女,如果顺利进入董事会,将是李姝璇首次走向台前。

资料显示,李姝璇出生于1993年,中国国籍,先后获得中南大学工学学士、香港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其曾任职于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行,现任西安巨子生物品牌宣传部经理,兼任东莞蜂巢智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

行业承压首季亏损14亿

李振国辞职,正值光伏行业深度调整、隆基绿能经营承压之际,市场高度关注。

隆基绿能主要从事单晶硅棒、硅片的研发、生产、销售,其中,组件及电池产品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2024年,隆基绿能来自组件及电池产品的收入占比约为80.32%。

作为行业龙头,隆基绿能曾有着不错的盈利能力。2013年,公司营业收入22.80亿元、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到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89.98亿元、148.12亿元。在这期间,公司营收净利总体上强劲增长。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294.98亿元,同比微增0.39%;归母净利润107.51亿元,同比下降27.41%。

也是从2023年开始,隆基绿能经营业绩出现了明显调整。2024年,其经营业绩进一步下降,营业收入为825.82亿元,同比下降36.23%;归母净利润亏损86.18亿元。这是公司自2013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

钟宝申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4年,光伏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深度调整,出现了量增价跌现象。市场需求方面,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全年新增装机约530GW,同比增长达36%,再创历史新高。但是随着行业供需失衡加剧,光伏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叠加海外贸易壁垒升级,光伏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企业普遍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2024年,也是隆基绿能近十年来最为艰难的一年,净利润亏损严重。

今年一季度,隆基绿能的营业收入为136.52亿元,同比下降22.75%;归母净利润亏损14.36亿元,延续亏损。

隆基绿能将如何突围?公司方面表示,一直在推动最高效率的晶硅电池技术——BC电池技术的量产。公司HPBC 2.0电池技术采用高品质泰睿硅片,跨越了电池衬底、钝化技术以及制程工艺三大关键技术鸿沟,并成功量产。搭载HPBC 2.0电池的系列组件,采用了先进复合钝化、0BB等创新技术,规模化量产效率高达24.8%,是全球规模化量产效率最高的组件。

据披露,2024年,隆基绿能HPBC组件出货量超过17GW,同比增长达190%。目前,公司 HPBC 2.0组件已在中国、欧洲、中东非、亚太和拉美等全球市场实现规模化签单出货,引领N型高效技术的量产迭代。

2025年,隆基绿能集中资源加快先进BC产能的建设,打造BC技术平台在研产供销的全面优势,提升公司差异化竞争能力。

坚定推进BC二代技术,隆基绿能的研发投入不少。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71.41亿元、77.21亿元、50.14亿元,三年合计为198.77亿元。

只不过,押宝BC路线,隆基绿能最终能否获得成功,仍然有待市场验证。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