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靓丽
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近日发布数据,2025年上半年,武汉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4%,涨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位居第三,在中部省会城市中居首位。其中,服务性消费增长较快,而在“国补”等政策激励下,部分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释放出消费市场企稳向好的积极信号。
在中部省会城市中居首位
统计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武汉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高于全国(全国下降0.1%)0.5个百分点、全省(湖北省上涨0.1%)0.3个百分点。从横向比较看,武汉市CPI涨幅在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居第3位;在6个中部省会城市中居第1位。
2025上半年,武汉市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上涨0.9%,影响总指数上涨约0.71个百分点。核心CPI持续改善,尤其是在二季度涨幅连续扩大,反映出居民消费需求,特别是服务消费和耐用消费品消费需求逐步回升。价格温和爬升,尤其服务与部分工业品价格双双上扬。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7%,非食品价格上涨0.6%;消费品价格下降0.1%,服务价格上涨1.0%。
分月看,武汉市CPI月度同比涨幅呈“V”型走势。1月受春节消费旺季和“春晚效应”带动,CPI上涨0.7%;2月因春节错月、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影响,CPI下降0.5%;3月,随着春节扰动因素的消退,文商旅项目活跃,CPI重回正区间,上涨0.3%;4—6月,随着需求持续回升,CPI分别上涨0.4%、0.6%、0.6%。
相关分析显示,2025下半年,伴随一系列稳增长、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将总体稳定;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效应将持续显现,3C产品、家电产业仍将保持活跃增长;沉浸式演出、夜间经济、国庆“假日经济”将带动服务消费有效扩容。供求状况的不断改善,会为价格带来一些新的变化,进一步促进物价合理回升。
国补带动效应强
可以看到,“国补”对刺激居民购买家电、3C数码、文娱消费品的杠杆作用日益彰显,消费信心得到提升,产品升级换代需求不断释放,推动部分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统计数据显示,手机等通信工具价格同比上涨3.0%,平板电脑、可穿戴智能设备等文娱耐用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2.7%,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器具价格同比上涨0.2%。值得注意的是,黄金价格依然走高,受多重因素影响,国际金价高位运行,金饰品价格上涨38.1%,影响总指数上涨约0.16个百分点。
2025上半年武汉服务性消费增长较快,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0%,高于消费品价格1.1个百分点。在调查的72种服务项目价格中,上涨的有23个,占31.9%,上涨面较上年同期扩大2.7个百分点。得益于2025年来武汉文商旅融合发展,景点门票、电影及演出票、其他旅游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6%、4.2%和3.0%。需求升级叠加用工等刚性成本上涨,美容美发洗浴、衣着服务费、母婴护理服务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7%、4.4%和1.3%。
消费市场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室内射箭、轮滑、攀岩、冰上运动、滑雪等新兴体育项目兴起。2025上半年以沉浸式文旅体验、虚拟现实应用为代表的其他文娱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7%,折射出个性化、参与型体育消费热度攀升。
此外,2025上半年,武汉市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7%,影响总指数下降约0.11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同比下降4.4%,影响总指数下降约0.09个百分点,是影响食品价格同比下降的首要因素。主要是由于2025年以来气候状况总体良好,蔬菜生产、流转畅通。受国际油价震荡下行影响,汽、柴油价格同比分别下降7.2%和7.7%,带动能源价格下降3.7%,影响总指数下降约0.24个百分点。
视觉中国图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