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上任仅2个月就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嘉应制药(002198.SZ)的董事长将被罚。
8月3日晚,嘉应制药发布公告,公司及董事长李能等相关责任人收到中国证监会广东监管局(以下简称“广东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公司可能被罚150万元,李能等多名相关责任人也将被罚。
广东证监局查明的事实为,2024年10月至2025年1月期间,嘉应制药子公司通过月初转出、月末转回方式,向药聚能提供短期资金拆借,累计达2.20亿元,占嘉应制药当时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8.83%。药聚能是李能实际控制的公司。上述交易构成非交易性资金占用。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2024年8月,李能上任嘉应制药董事长。这意味着,李能在上任仅2个月就打了上市公司资金的主意。
嘉应制药主要从事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07年12月登陆A股市场。上市以来,公司第一大股东频繁变更。近五年,公司经营业绩不温不火。
2025年一季度,嘉应制药实现的归母净利润增长近2倍,但只有1540万元。
董事长上任2月即违规占资
在历经2个多月的立案调查后,嘉应制药的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事项被查清。
2025年5月28日晚间,嘉应制药公告,当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8月3日晚,嘉应制药公告,公司及相关责任人李能(现任董事长)、游永平(现任董事、总经理)、史俊平(时任财务总监)收到广东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经广东证监局查明,嘉应制药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事实为,嘉应制药董事长李能是湖南药聚能医药有限公司(简称“药聚能”)的实际控制人,药聚能构成嘉应制药的关联方。2024年10月至2025年1月期间,因药聚能存在短期资金需求,嘉应制药的子公司嘉应制药(湖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嘉应”)以月初转出、月末转回的方式,向药聚能提供短期资金拆借,单笔发生额在4万元至5999万元之间。其中 2024年度合计转出约1.70亿元,2025年1月转出5000万元,并均于当月转回,累计涉及金额约为2.20亿元,占嘉应制药当时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8.83%。上述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未依法履行关联交易审议程序,也未按规定及时披露。截至 2025年3月末,药聚能已将相关资金利息支付给湖南嘉应。公司在2024年年度报告中披露了上述事项。
广东证监局综合考虑违法行为持续时间较短、主要为资金循环使用、公司已及时收回相关非经营性资金并在2024年年度报告中予以披露、当事人积极配合调查等情况,拟对嘉应制药给予警告,并处罚款150万元,同时,拟对李能、游永平、史俊平给予警告,并分别罚款160万元、100万元、80万元。
公开信息显示,2024年8月,李能上任嘉应制药董事长。
李能是连锁药房养天和的实际控制人。养天和成立于2002年,目前业务覆盖全国大部分省份,超过4000家门店,李能、刘凌夫妇直接及间接控制的养天和股份比例为51.12%,为其实际控制人,此次非经营性占资的药聚能,正是养天和的全资子公司。
2024年7月,陈少彬将所持公司7%股份转让给养天和,交易对价3.55亿元左右。交易完成后,养天和成为嘉应制药第二大股东。
近5年业绩不温不火
嘉应制药曾多次违规受到监管警示。
2020年8月,嘉应制药股东承诺12个月内增持不低于5%的股份,在延长12个月后,也仅增持0.16%的股份,被广东证监局出具警示函,责令整改。当月,控股股东涉及表决权委托事宜,但未并告知嘉应制药,未予以披露。当年10月,公司高管陈泳洪、李祥厚因特定重大事项披露违规被出具警示函。
2021年6月,因为业绩预测结果不准确或不及时,嘉应制药被通报批评。当年10月,广东新南方医疗实控人朱拉伊与嘉应制药第一大股东老虎汇实控人冯彪共同签署2份备忘录,涉及嘉应制药非公开发行、老虎汇股份表决权委托、董事会席位及管理层人员安排等重大事项。但嘉应制药在知悉上述事项后未及时披露,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被警示。
2022年6月,嘉应制药未完整披露相关内容,被广东证监局警示。
2024年12月,在独立董事被提名为第七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时,公司披露称其不持有公司股票,实际上其持股3.66万股,且其减持前没有提前披露减持计划,公司被深交所监管关注。
嘉应制药的经营业绩也不理想。
嘉应制药于2003年3月由梅州市制药厂改制而设立,2007年12月,在深交所成功挂牌上市。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中成药制造企业,有“客药第一股”之称,共拥有5种剂型70多个药品批准文号,主要涉及咽喉、感冒、骨科、风湿、妇科等中成药,主导品种多为独家经营产品、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国家专利保护品种、国家基本用药目录及医保目录品种。
不过,嘉应制药大股东多次变更。2016年,公司大股东、实际控制人为黄小彪,2017年,大股东变更为深圳市老虎汇资产管理有限公司,2023年,东方证券成为第一大股东。
经营业绩方面,2020年至2024年,公司实现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83.83万元、147.73万元、4393.47万元、3432.02万元、2061.16万元,整体上不温不火。
Wind数据显示,2007年上市以来,嘉应制药实现的归母净利润累计数为2.75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嘉应制药回报股东能力欠佳。2014年至2024年的11年,公司仅派发两次现金红利,合计派发0.45亿元。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