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中央企业资产突破90万亿“家底”更厚 国企改革走深走实年底前将完成主体任务

中央企业资产突破90万亿“家底”更厚 国企改革走深走实年底前将完成主体任务

2025-09-22 06:55:30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李璟

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根据国务院国资委日前晒出的国资央企“十四五”成绩单,中央企业的资产总额从“十三五”末的68.8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底的91万亿元,利润总额从1.9万亿元增长到2.6万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到7.3%和6.5%,综合实力不断增长,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央企业创造的增加值、利润总额,比“十三五”期间分别增长40%、50%,全员劳动生产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等指标持续改善。

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坚定走好高质量发展道路,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更好发挥中央企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厚积成势

国务院国资委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经营质效保持稳中向好,营业收入利润率从6.2%提升到6.7%,全员劳动生产率每人每年从59.4万元增长到81.7万元,国有资本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都持续改善,国有资产质量更优、“家底”更厚。

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近年来,国资央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国资央企之力,一体推进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生态构建,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经过几年努力,中央企业的创新实力取得了长足进步,研发经费连续三年超过万亿元,投入强度从2.6%提升到2.8%,参与了全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攻关,打造了97个原创技术策源地,组建了23个创新联合体,形成了体系布局、协同攻坚、重点突破的强大合力。

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央企业实现布局结构优化的“必选项”,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累计投资达到8.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有了大幅提升。战新产业领域投资年均增速超过20%,30家现代产业链链长企业积极发挥主体支撑和融通带动作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打造了一批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十四五”期间,中央企业聚焦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6个未来产业,结合企业资源禀赋,进行系统化布局,逐步积厚成势,总体上呈现出“梯次拓展、合力并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持续投入,有效拓展了企业发展空间。2024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营业收入突破11万亿元,近两年营收贡献度提升8个百分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5个领域的收入均超过万亿元,央企新能源累计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约占全国的一半,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占全国比例超20%。

与此同时,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速布局,企业发展模式也受到深刻影响。目前,不少中央企业都设立了创投基金,总规模已接近千亿元,这些基金聚焦科技属性、技术价值、新兴领域,积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形成了产融结合的新模式。

优化结构调整重组6组10家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国企改革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2025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央企业紧紧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来推进改革,目前总体进度符合预期,很有信心到今年年底前高质量完成主体任务。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战略性专业化重组整合”再次成为市场关注和国资央企下一步发展的关键词。

“十四五”期间,国资央企大力推进布局优化结构调整,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以市场化方式重组了6组10家企业,新组建、设立了9家中央企业,有效提高了国有资本的配置和运行效率。

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实施重组整合,以服务战略大局、维护国家安全为鲜明导向,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加快推进重组整合,进一步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战略支撑托底能力。围绕增强产业协同实施重组整合,以提高产业集中度为目标,既推动同类型业务的横向联合,又加强上下游业务的纵向整合,有力推进解决重复投资、资源分散等问题,形成了“1+1>2”的效果。围绕优化公共服务实施重组整合,加强相关领域的资源整合融合,更好发挥国有经济的公益性、保障性作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外,“十四五”以来,国资央企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保持了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方面,有效投资进一步扩大。2021—2024年,中央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万亿元,年均增速达到6.3%;以市场化方式发行稳增长扩投资专项债,2024年四季度以来,拟发行总规模达5000亿元,有力促进了“两重”“两新”项目投资,带动效应明显。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质量进一步提高。通过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持续改善市场表现,一批“硬科技”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长江电力、中航成飞等标志性重组项目顺利实施,投资者回报水平持续提高。截至目前,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超过22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近50%,“十四五”以来,累计实施现金分红2.5万亿元,成为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重要力量。

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将着眼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以系统性思维、前瞻性谋划、创新性举措,大力推动战略性专业化重组整合,不断提升国有资本的配置和运营效率,放大国有经济的整体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