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编 者 按
2025年初以来,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等股价竞相上涨。腾讯控股市值重回6万亿港元,阿里巴巴市值达3万亿港元,创下近4年新高。A股市场上,寒武纪频
创新高,一度超越贵州茅台夺得A股“股王”桂冠。
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等科技股狂飙,其背后既有经营业绩的确定性增长影响,也源于科技属性日益突出的重新定价。
在科技创新成为核心驱动动力的当下,“科技大厂”大力投入研发,收获颇丰。阿里巴巴自研AI芯片被指比肩英伟达,华为则称打造全球最强算力底座。
积极探索科技前沿技术,反映出“科技大厂”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也将助其一步步完成突围、升级。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股价大涨,腾讯等大厂收获无数关注。
二级市场上,走过了几年低谷,腾讯控股(00700.HK)、阿里巴巴(09988.HK)似有重回巅峰之势。
9月17日,腾讯控股、阿里巴巴收盘价分别为661.50港元/股、161.60港元/股,双双创近四年新高,市值分别重回6万亿港元、3万亿港元。
当日,百度集团大涨15.72%,股价达131港元/股,也创下了近2年新高。
股价大涨,是大厂们科技投入及技术突围构成的价值重构体现。
2024年,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百度集团的研发投入分别为706.86亿元、571.51亿元、221.33亿元。
无论是腾讯控股,还是阿里巴巴、百度集团,科技因素日趋凸显。9月16日,在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主峰会上,腾讯公布多项AI技术和产品最新进展,并宣布通过腾讯云全面开放腾讯AI落地能力及优势场景。近期,百度正试验以自研的昆仑芯P800芯片训练新版文心大模型,阿里巴巴自研AI芯片被指比肩H20芯片。这些,标志着国产AI算力核心技术的关键突破。
2024年以来,腾讯控股、百度集团等经营业绩均实现了高速增长。
产业突破股价大涨
腾讯控股等公司股价大涨,引发市场对大厂产业突围的关注。
9月17日,H股市场上,腾讯控股股价收涨2.56%,收盘价661.50港元/股,创下了近四年新高,市值达6.06万亿港元,时隔四年重回6万亿港元级。
当日,阿里巴巴收盘价161.60港元/股,大涨5.28%,也创了近4年新高,市值3.08万亿港元。
百度集团的股价也明显上涨。9月17日,其收盘价为131港元/股,大涨15.72%,也创下了近2年新高。
9月18日,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百度集团的股价均出现了调整。9月19日,三者的收盘价分别为642.50港元/股、159.10港元/股、131.50港元/股,年初以来,三者累计涨幅分别达55.76%、97.75%、59.01%。
假设以9月19日收盘价计算,仅计算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的市值,年内合计增加了约3.47万亿港元。
在此背景下,高盛发表的研究报告对腾讯控股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701港元。高盛还将阿里巴巴港股目标价从158港元上调至174港元。
2025年,BAT的股价为何齐齐大涨?这与2025年追逐的科技这一主流赛道相关。
备受关注的是,BAT科技突围取得了进展。
9月16日,在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主峰会上,腾讯控股公布多项AI技术和产品最新进展,并宣布通过腾讯云全面开放腾讯AI落地能力及优势场景,助力“好用的AI”在千行百业中加速落地。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云总裁邱跃鹏宣布,目前腾讯云已经全面适配主流的国产芯片,并积极参与和回馈开源社区。
百度集团也有了新研发成果。目前,百度正试验以自研的昆仑芯P800芯片训练新版文心大模型,此前的8月21日,昆仑芯官方便披露重磅捷报,在中国移动2025—2026年人工智能通用计算设备(推理型)集采项目中,基于昆仑芯的AI服务器产品表现惊艳。在“类CUDA生态”标段中,其标包1、标包2、标包3份额分别高达70%、70%、100%,这说明昆仑芯在兼容国际主流生态的同时,已构建起自主可控的技术护城河。
AI赋能业绩快速增长
依靠芯片等科技突围,经营业绩快速增长,是支撑腾讯百度股价大幅上涨的主要因素。
回想过去,2022年12月,腾讯控股CEO马化腾在内部员工大会上严厉发声,几乎点评了所有事业群,比如跟CDG(企业发展事业群)智慧零售说,“你别搞货架那个卖货(模式)了”,“WXG(微信事业群)最亮眼的业务是视频号,基本上是全场(全公司)的希望”。
此时,腾讯控股的业绩出现调整,股价大幅回落。2022年10月25日,其股价一度跌至198.60港元/股。
2023年,阿里巴巴通过组织架构调整“1+6+N”试图打破“大公司病”,随后又进一步调整收缩,比如出售大润发等,聚焦主业,发力科技创新。
这几年,腾讯控股等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2018年,腾讯控股营业收入3126.94亿元,净利润787.19亿元,研发投入为229.36亿元。到2024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6602.57亿元、1940.73亿元,均较2018年翻了一倍多,当年的研发投入为706.86亿元,较2018年增长了2倍有余。2025年上半年,腾讯控股的研发投入为391.61亿元,同比增长18.83%,高于营业收入增速。
百度集团的研发强度较大。2021年至2024年,百度集团的研发投入均超过200亿元,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约为16.63%。过去10年,公司研发投入累计超过1800亿元。
AI是近年来科技企业的标配。马化腾在腾讯《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中表示,AI已深度融入腾讯全线业务和日常运营中,腾讯已有超过700个业务场景应用了AI技术,或是为自身业务,或是为客户及合作伙伴,提升了创造力和运营效率。
百度集团披露的信息显示,从高端芯片昆仑芯,到飞桨深度学习框架,再到文心预训练大模型,以及搜索、智能云、自动驾驶、小度等应用,百度在各个层面都有领先的自研技术。公司称,基于四层IT技术栈的全栈布局,百度形成了移动生态、百度智能云、智能驾驶及更多人工智能领域前沿布局的多引擎增长格局。
AI技术及应用正加速转化为业绩增长动能。
2024年以来,腾讯控股的经营业绩快速增长。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其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602.57亿元、3645.26亿元,同比增长8.41%、13.6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40.73亿元、1034.49亿元,同比增长68.44%、15.56%。
上述同期,百度集团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237.60亿元、150.39亿元,同比增长16.96%、37.52%。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