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历时11个月,华海诚科(688535.SH)的重大资产重组即将进入落地阶段。
9月21日晚,华海诚科发布公告,公司的重组方案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批复同意。
根据华海诚科披露的重组方案(注册稿),华海诚科拟通过发行股份、可转债及支付现金相结合方式收购衡所华威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衡所华威”)70%股权。同时,公司配套募资不超过8亿元,用于支付本次交易的现金对价以及相关项目建设等。
其实,这是华海诚科收购衡所华威的第二步动作,第一步,已经闪电完成。2024年11月,华海诚科使用超募资金4.8亿元先行收购了衡所华威30%股权。
收购衡所华威属于同业并购。华海诚科于标的公司主营业务均为半导体芯片封装材料料研发、生产和销售,均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华海诚科称,重组完成后,公司在半导体环氧塑封料领域的年产销量有望突破2.5万吨,跃居全球出货量第二位。
华海诚科与衡所华威均处于盈利状态。2023年、2024年,衡所华威合计盈利超7000万元。重组之后,华海诚科的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分两步完成衡所华威收购
华海诚科筹划的重大资产重组或将顺利完成。
根据华海诚科公告,公司的重组方案已经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将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本次重组,华海诚科收购的是衡所华威,目标是其100%股权,公司采取分两步走方式推进收购。
衡所华威成立于2000年,早在2004年,其就寻求资本化,2021年,公司再度筹划上市,但均未能如愿。
华海诚科收购衡所华威之前,A股公司德邦科技先行一步。
2024年5月,德邦科技开始与衡所华威的股东浙江永利、绍兴署辉接触收购事宜。当年9月,双方签订《收购意向协议》,德邦科技拟收购衡所华威53%股权,标的公司100%股权的估值为14亿元—16亿元。但在当年11月2日,浙江永利、绍兴署辉向德邦科技出具《终止函》,双方随即签署收购意向终止协议。
2024年11月11日,在与德邦科技签署终止协议5天后,华海诚科公告称将收购衡所华威100%的股权,并在11月13日出资4.8亿元闪电收购了浙江永利所持衡所华威30%股权。
在外界看来,华海诚科的“截胡”之举,源于二者的历史渊源,以及市场形势考量。
华海诚科的三位实控人韩江龙、成兴明、陶军均曾在衡所华威任职多年,且曾分别担任过董事长、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副总经理等职务。2010年,三人从衡所华威后创办了华海诚科。
由此可见,华海诚科闪电收购,是基于对衡所华威的了解。
在现金收购衡所华威30%股权后,华海诚科筹划重组,收购其剩下的70%股权。
根据最新方案,华海诚科拟通过发行股份、可转债及支付现金相结合方式收购衡所华威70%股权,交易作价11.2亿元。其中,发行股份数量为不超过567.88万股,占发行后上市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 6.5746%(不考虑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和配套融资)。
此外,公司拟配套募资8亿元,其中3.2亿元用于支付本次重组交易的现金对价。
上述动作完成后,华海诚科将合作作价16亿元全资控股衡所华威。
规模业绩将双提升
收购衡所华威后,华海诚科的综合实力将得到明显提升。
华海诚科实施的本次重组,是同业整合,重组之后,华海诚科的资产规模、产能规模等将得到明显提升。
华海诚科专注于半导体芯片封装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产品为环氧塑封料和电子胶黏剂。公司已发展成为我国规模较大、产品系列齐全、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环氧塑封料厂商,在半导体芯片封装材料领域已构建了完整的研发生产体系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跟华海诚科的主业相同,衡所华威及其前身已深耕半导体芯片封装材料领域四十余年,系国内首家量产环氧塑封料的厂商,后期融合了德国和韩国技术,拥有世界知名品牌“Hysol”,积累了如安世半导体、日月新、艾维克斯、基美、意法半导体等国际半导体领先企业以及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华润微等国内半导体封测龙头企业客户,同时打入英飞凌、力特、士兰微等供应体系。
华海诚科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在半导体环氧塑封料领域的年产销量有望突破2.5万吨,稳居国内龙头地位,将跃居全球出货量第二位。
此外,公司将整合双方在先进封装方面所积累的研发优势,迅速推动高导热塑封料、存储芯片塑封料、颗粒状塑封料(GMC)、FC 用底部填充塑封料以及液体塑封料(LMC)等先进封装材料的研发及量产进度,打破该领域“卡脖子”局面,逐步实现国产替代,并将生产和销售基地延伸至韩国、马来西亚,努力成为国内外均有研发、生产和销售基地的世界级半导体封装材料企业。
近几年,华海诚科经营业绩遇到了增长瓶颈。2021年至2024年,公司实现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60.08万元、4122.68万元、3163.86万元、4006.31万元,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略低于2021年。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的归母净利润为1377.45万元,同比下降44.67%。
标的公司衡所华威经营业绩相对稳定。2023年、2024年,衡所华威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61亿元、4.6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130.85万元、4567.74万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799.42万元、4291.73万元,2024年的扣非净利润增长明显。
从数据方面看,并表之后,华海诚科经营业绩数据会好看不少。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