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湖北支持和服务企业开展创新活动 技术、商业模式、经营三方面深度变革

湖北支持和服务企业开展创新活动 技术、商业模式、经营三方面深度变革

2025-09-25 03:05:14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靓丽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引导支持和服务保障企业开展产品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经营管理创新的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推动企业在产品、业态、模式、组织等方面实现深度变革,持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速重构市场供给的质量、效率和公信力,为构建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贡献力量。

6条举措助力产品技术创新

引导支持和服务保障企业开展产品技术创新被列在了《工作方案》的第一位,《工作方案》提出建强研发创新平台矩阵,推进研发创新项目组织方式改革,创新研发人才引育模式,加大研发创新投入,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加快新产品应用推广等6条举措。

湖北将实施企业创新平台扩面提能行动,支持企业以自建、共建、委托等方式组建创新中心、研发中心等平台,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以市场机制为牵引,加快谋划布局建设一批综合性、专业性行业共性技术平台、概念验证中心、制造业中试平台、检验检测中心,鼓励企业通过平台共建、研发合作、成果共享等方式融入创新平台建设。

《工作方案》提出探索企业牵头的科研项目生成机制,建立企业参与省级科技创新决策、承担技术创新项目的保障制度,提高由企业牵头或参与承担重大技术创新项目的比例。对于研发人才,提出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承接高级职称评审权、自主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申请设立新兴专业职称。优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采用订单班、企业学院等方式,加大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产品技术创新离不开资金投入,《工作方案》提出引导和支持企业逐年加大研发投入强度;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投入基础研究所得税优惠、技术成果投资入股递延纳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同时推广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和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适当提高企业研发投入、研发活动、知识产权等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在产学研用协同上,《工作方案》要求突出企业主体地位,立足产业发展共性需求,引导和支持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牵头或参与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

此外,《工作方案》提出加快发展首发经济,支持企业开展新品首发首秀首展活动。构建高风险创新产品远期订购机制,面向人形机器人、无人驾驶、通用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创新产品和服务远期定购试点。围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人工智能、北斗及应用等重点产业,推进应用场景建设和开放。

探索商业新模式新业态

在引导支持和服务保障企业探索商业模式创新上,《工作方案》提出增强企业市场需求感知能力,推动发展产业链衍生服务,发展资源配置型共享经济,推进产业跨界融合示范,支持企业海外布局等5条具体举措。

《工作方案》鼓励企业精准对接,共享市场需求信息、共谋商业模式创新、共促产业协同升级。支持企业围绕“硬件+软件+平台+服务”形成系统解决方案,构建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循环利用等环节的产品服务体系。鼓励企业生产制造由生产者主导向消费者驱动的用户直连模式转变,培育发展按需生产、小单快反等新模式新业态。每年培育50家共享工厂,并将其纳入省技术创新专项贷支持范围。鼓励企业运用制造代工(OEM)、制造设计代工(ODM)和合同研发外包(CRO)、合同研发生产外包(CDMO)等模式进行生产和服务。探索“光电+”“生物+”“北斗+”跨界融合新模式,重构价值创造逻辑。发展流量经济,挖掘特色资源,打造本土IP,培育发展“IP+”融合新业态。支持企业通过绿地投资、跨国并购、联合投资等方式,建立海外生产基地、研发中心。

在经营者管理方面,《工作方案》提出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探索创新型收入分配体系,提升企业精细化经营管理水平,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建设企业创新文化等5条举措。

针对不同企业,《工作方案》提出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导省属企业根据功能定位逐步调整优化股权结构,全面推进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分层分类落实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责任;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产权转让、增资扩股、股权置换等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在收入上,建立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新型收入分配制度,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机制。支持企业以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应用为测算依据,提升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实施新一轮湖北省“123”民营企业家培育计划,每年遴选100名左右企业优秀中高层管理者,资助其参加国内外顶尖商学院的管理创新研修项目。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