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黄金协会副会长:中国大妈抢金行为是正确的(三)

黄金协会副会长:中国大妈抢金行为是正确的(三)

2013-07-15 15:28:11 来源:京华时报

  不认可大妈抢金送死说

  京华时报:中国大妈们的行为究竟是理性投资,还是羊群效应?

  张炳南:此次中国大妈们抢金,有人说中国大妈被套了,是“送死”。我不这样认为,从长远来看,这次抢金是一个“藏金于民”的好范例。中国的黄金,绝对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从国家来讲,我国黄金储备只占外汇黄金总储备的1.5%,而全世界的平均水平是

  13.2%。

  另外,黄金是最诚实的资产,从这个角度讲,不论是国家还是老百姓,黄金储备都是实现资产优化、降低金融风险的一部分。因此,实现“藏金于国”和“藏金于民”,都是任重而道远的。此外,还应“藏金于市”并进一步“藏金于未来”,繁荣和发育本国的黄金市场和黄金产业。

  后市看法

  对黄金的未来仍有信心

  京华时报:近日,受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力挺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国际金价大涨。请问您如何看待黄金后市走势?

  张炳南:伯南克的言论从短期看,会对金价构成一定的影响,但中长期看,长期注入流动性稀释债务,是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

  正如之前所说,根本上决定金价的是黄金在人类货币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这点看,我对黄金的未来还是有信心的。随着世界从一极走向多极,美元长期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比重一定是逐渐下降的,黄金在金融体系中会越来越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定的。本轮世界金融危机,核心就是信用危机。2007年次贷危机和2008年的银行危机,核心是私人资本违约,这个世界是一个“杠杆金融”,因此当发生问题的时候,信用链的熔断速度是非常快的。到2009年迪拜主权基金的违约,就将此次信用危机上升到主权资本违约的层面。2010-2012年,主要是政府债务的违约。2013年和2014年,可能是主权资本将自身债务再剥离回私人资本里去。应该说金融危机并没有结束,整个世界经济尚未走出低谷,这点从海运指数低迷就可看出来。通过此次金融危机,大家深刻认识到,把钱借给谁都有风险,因此必须在资产中保留一部分黄金,用于对抗整个信用风险体系的对冲。

  张炳南简介

  1972年6月生,经济学博士,高级编辑,高级经济师,高级黄金投资分析师,客座教授,经济学研究生导师,管理学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秘书长,黄金投资分析师国家职业资格评委会主任,中国黄金年鉴编委会主任,《世界黄金年鉴》中文版主编,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专家智库组成员。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